朝歌文坛《淇园笔会第三卷》
个人文集 - 贾振君 - 吹笛子的英俊少年/贾振君
吹笛子的英俊少年/贾振君
作者:贾振君  加入时间:2014-11-21 10:06:13  
 
——读韩峰先生《旅途不寂寞》新作后感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情结,韩峰先生独爱笛子,而且不是一般的爱,笛子已经长在了他的心里。
爱笛子必须有资本,要精通韵律,要有天赋,还要把它弄熟弄精。韩峰先生无师自通,他的单吐、双吐、三吐、滑音花舌等多种吹奏技巧玩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在小城乃至豫北首屈一指,这都是他从一本叫《笛子吹奏法》的书籍中自学来的,是下过苦功的,以至于他的笛子独奏曲诸如《扬鞭催马运粮忙》《我是一个兵》《陕北好》等最终成为宣传队每次演出的保留节目。
大凡热爱音乐的人都比较浪漫。一点不错,韩峰先生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心里就暗恋着学校的“一枝花”,他的爱如马拉松赛一般漫长,又像奥运会圣火一样兴旺,但他充满着自信,他想要用一支竹笛轻轻叩开姑娘紧锁的心扉……(此处省略120个字)。韩峰先生的笛子都吹奏出了极嘹亮的穿透心房的强音,当年那个笛子横吹魅力四射的翩翩少年的光鲜形象,也永远地定格在了众目聚焦的舞台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此处省略356个字)。
热爱音乐的人总是充满着理想。少年的韩峰怀揣一个红色的军旅梦,高一时适逢征兵,接兵部队首长听了他的笛子独奏很想将他带走,可惜他不是政策规定的应届毕业生,等到高中毕业,政策却又改为必须上山下乡两年方可入伍,他又与梦想擦肩而过。在穷乡僻壤的广阔天地里,他和同学们又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笛子伴随着他送走了一年零八个月的风风雨雨黑夜黎明,带兵人终于把他带进了向往已久的军营,遗憾的是,他这批兵很快改为归地方公安局领导的武警,他的笛子难以发挥作用,与他梦想的到师部歌舞团发展的理想大相径庭,但不管怎样说,笛子毕竟展露了头角,征服了军营。
热爱音乐的人品质总是高尚的。少年的韩峰心中有一个英雄情结,在学校,他学过雷锋,好事做过一火车,他学过欧阳海,随时准备冲上列车道轨为推开惊马而英勇献身,他学过草原英雄小姐妹,风雨夜到学校关过窗户。当知青时,他学过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打过危险的井眼,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采石放炮,轻伤不下火线。在部队,他学过王杰,为掩护战友,随时准备扑向兹兹响着即将爆炸的手榴弹,他学过罗盛教,跳水救过落水儿童,虽然英雄梦终未实现,但这样的人生无怨无悔,充满阳光。
韩峰先生与笛子是有深厚感情的,按说无论如何应该珍藏一支,可惜他后来将心爱的笛子送给了一位远在四川当兵的也心仪笛子的同学,那是一支有三道铜箍的可因气候变化调节音准的G调两节笛子。在下曾追问过韩先生,现在还吹笛子吗?你既然如此喜爱笛子,就不应该丢掉。韩先生说,随着青春的消逝和琐事的烦扰,以及口腔与面部疾病的困扰,我早已不吹笛子了,但萦绕我多年的笛子情结却使我久久难忘。
在下今生无缘聆听韩峰先生的笛子独奏了,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但不难想象,曾经有这样一位翩翩少年,在淇水之滨吹奏出一曲时代佳音,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时而低吟,时而浅唱,因他已与笛子融在了一起,每一个音符里都潜藏着他的乡愁,他的爱恋,他的光辉梦想……
20141120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