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坛《淇园笔会第三卷》
个人文集 - 杜永沛 - 荆沟刀拨面
荆沟刀拨面
作者:qxzly  加入时间:2012-11-13 17:08:06  索引号:杜永沛   

荆沟刀拨面

  荆沟是庙口镇东场村的一个自然村,村西有太行山,村东为平原。

  村中有一南北向小街,街两边有柿树、槐树、荆丛,街东有一农家小院,五间西屋,三间北屋,两间南屋。西屋为砖瓦房,北屋为砖墙平房,南屋为石墙平房。从西屋北头小门进入,只见屋南头摆案台,上放钢精大方盘、钢精大盆。盘中堆着野菜、花生米、素鸡等素凉菜;盆中盛有热腾腾、红郁郁、香喷喷的卤鸡爪、卤猪蹄、卤五花肉块。屋中间、北头放几张小长方桌子,招待点小菜吃饭的零客。北屋为单间雅座,放置大圆桌,安装有空调,招待要酒要菜的贵客。南屋有烧锅台、案板、各色食材餐具,为操作间。

   刀拨面本为山西一绝,深得山西人喜爱。据传,当年康熙皇帝到山西某地私访,来到一家小饭馆用膳。进入饭馆,看到店主在厨房操着一把两端带柄的长刀,伏案一刀一刀连贯拨出面条。只听得刀与面案碰撞,发出响亮的声音,如骏马奔腾,气势磅礴,康熙皇帝已是惊叹不已,待店主端出热腾腾、香喷喷的刀拨面来,挑起面来一尝,只觉面劲道光滑,齿生麦香,与从前所吃之面,风味大为不同,更是大加赞赏,遂将店主带入皇宫,专做刀拨面。皇宫中有文人赋诗曰:“堆去摊雪卷长条,伏案操刀躬熊腰。千帘翻飞百浪滚,戴得贵冠仰天笑。”

据说,这家饭店大师傅早年在山西做刀拨面数年,得真传实教,不光刀拨面做得好,菜也做得也有滋有味。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师傅回到本县,给某领导当厨师。后来回了老家,为留得住手艺,就在村里开起小饭店。

   刀拨面和面方法与手工面相同,面粉、水按比例搀和,和成硬面团,稍饧,擀成面片。只是切面的刀与普通菜刀不同,刀长约60厘米,两端都有柄,刀刃是平的,成直线,重2.5公斤左右。切面时,刀前端置案板上,后端抬起,轻轻下压,微微外拨,面片便成了条。用这种刀拨出的面条形整齐,粗细一致,断面成小三棱形,每根长有尺余。

   刀拨面耐煮,不易软烂,面条色相好,晶莹似玉,入口光溜、劲道,可以品出麦甜麦香。夏季宜捞面,将面条从大铁锅里捞出,过水,盛入白瓷小碗,浇上炸酱卤,佐以黄瓜丝、绿豆芽、蒜汁,清爽可口,令人胃口大开。冬季则宜汤面,连面带汤盛上一大碗,加香油、葱花、芫荽、姜丝,汤热面香,食后通身暖和,血脉舒张。

   饭店并无半字招牌,只凭食客口碑相传。上午、晚上,门前小汽车、三马、摩托、电动车摆成长龙,食客有当官的、经商的、开山的、打工的、务农的等等。陋室白墙,高朋满座,桌上荤素堆叠,美酒飘香,推杯换盏,称兄道弟,自是热闹。三两知己随意而坐,面前一杯酒、一盘菜、一碗面,窗外一块蓝天、几块白云、半座苍山、半截绿岭、一棵老柿树、一阵田野风,静静吃菜、吃面、喝酒、看窗外风景,也有情趣。

  前一段,来这里吃饭,发现饭店规模扩大,临街搭起几间彩钢简易房,房间里都摆放着桌凳,看来,食客越来越多。

  小村农院无招牌,面菜做得香味来。路远偏有食客到,只为一面逗馋怀。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