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个人文集 - 宋建江 - 嘎嘎,不是嗲来
嘎嘎,不是嗲来
作者:宋建江  加入时间:2008-2-23 22:52:38

 

    这个人我从来没见过,但是他的名言“嘎嘎,不是嗲(dia)来”,二十五年来始终萦绕在我的耳畔。

    他姓刘,叫什么来着,我忘记了。如果要考证他的名字,必然让人觉得我的异常,这会让我这个光鲜的人,在别人面前顿时黯然失色。姑且叫他“嘎嘎,不是嗲来”更加真实。

    看官已经能够猜到,他是一个有智力问题的人。说起他的名言“嘎嘎,不是嗲来”,还有一段好笑的事情,要不然我怎么能记住呢。

    那是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非常善于解决数学难题,高中毕业执掌教鞭的几个老师,面对数学书上偶尔列出来的《思考题》束手无策,但我却能演算的很好。我由于家境极度那个,从来没有作业本,都是用弟弟妹妹用过的作业本在反面做作业,老师改过了,再交还弟弟妹妹。有一次,又有一道“思考题”需要当堂演算出来,人家都有作业本,我没有,只能用手指在课桌上空画,但全班没有一个人给出正确的演算方法,所以老师让我直接到黑板上写。我不但写了算式,还写了每一步之所以那么做的原因。写着写着,黑板由于“思考题”占了一半,不够用了,老师让班长上去给我擦黑板。

    班长是女生,标致的女孩。我一个外地佬根本与她不熟悉,互相之间的方言也不太通。但是这次她给我擦黑板,却招来好几个男孩的嫉恨。下课之后,不知道是谁用钉子挂了我破裤子的一个洞洞一下,“哧啦”一声,裤子顺着破洞洞烂到了裆部,由于那个年代的穷人都不穿内裤,于是那活儿忽闪忽闪露了出来。我一时羞恼无比,可又找不着是谁干的,只能哭着大骂。人家又听不懂我骂的啥子。但好几个家伙站在院子里一跳一跳地唱着拍手歌“嘎嘎,不是嗲来”、“嘎嘎,不是嗲来”、“嘎嘎,不是嗲来”——

    我虽然觉得大伙儿在幸灾乐祸,但还是对于这个很新奇的语汇“嘎嘎,不是嗲来”感到很好玩,之后多方探求这句话是谁发明的。同姓的同学阿中给了答案,原来这是刘家那个死过不久“缺心眼”的家伙的名言。凡是遇见有人骂街、有人滑倒、有人哭泣,他统统要一跳一跳地拍手高叫“嘎嘎,不是嗲来”,而且一遍又一遍,不知疲累,直到骂街的、滑倒的、哭泣的走远了,他才独自一人靠着墙根。依旧默默的、小声的、得意的诵着“嘎嘎,不是嗲来”。他家只有他一个“缺心眼”,其他的都很朗利(利索、伶俐的意思)。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哥哥到墙根找他回家吃饭,他对着哥哥大喊“嘎嘎,不是嗲来”。非要哥哥说:“哦,知道了,不是嗲来。”然后他才罢休,相跟着回去吃饭。

    据说,那次,家里人央媒婆给他说了一个媒,人家是个山里人,哑巴,但很朗利。来相亲那天,家人特意叮嘱“不要再说那句‘嘎嘎,不是嗲来’了,不然就混不上老婆了。”他还问老婆是干啥用的,家人说:“给你暖被窝,给你做饭,给你生儿子的”。他非常高兴,答应不说“嘎嘎,不是嗲来”。

    哑巴姑娘来到他家,山里人来城里相亲,没什么好说的,本来这亲事也就算订下了。哪知道,那哑巴姑娘对他家的四合院几进院子的砖墁地地形不熟,崴脚跌倒了。这家伙立马一跳一跳澄清自己,拍手叫道:“嘎嘎,不是嗲来”,“嘎嘎,不是嗲来”。他爹上前给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

    那家媒定底(到底、最终的意思)没成,“嘎嘎,不是嗲来”从此郁郁寡欢。再也没有跳脚唱过,但天天默默靠着墙根,偷偷念叨“不是嗲来,真的不是嗲来,真的不是嗲来”,“嘎嘎”二字很少提及。

    又据说,这个“嘎嘎,不是嗲来”从那以后,似乎明白起来,但没了傻傻的笑容。之后不久,有人在那口当街的老井里发现了他的尸首。那口老井一直供人们吃水数百年,被填平的时候,离现在也不超过15年。傻傻的“嘎嘎,不是嗲来”活得多好啊,去掉“嘎嘎”的他死得咋恁快呢?

    很多人在说死了余地又死了余虹,所以,我想起来亲爱的“嘎嘎,不是嗲来”。

    【后记】二弟从我上小学的地方过来,介绍了“嘎嘎,不是嗲来”。刘姓,叫做“疯根儿”。不是落井死了,而是不知下落,跑得无影无踪了。但我不想改文章内容,因为文为时而作,恰恰好。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