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笔会第一卷
 


民间礼俗之——序言
  作者:燕昭安         上传时间: 2007/11/  



序      言

      经过十多年的酝酿和资料收集,又经两年的撰写、修订,《婚丧嫁娶——民间礼俗》终于问世了。这是一本极有价值非常珍贵的书。它凝结了张峙体老先生的心血,是对民间礼俗这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抢救。老先生做了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好事。
      中国是礼仪之邦,民间生活要讲究礼数、遵循规程。婚丧嫁娶,各地有约定俗成的程式。这些民间礼俗是一个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的基础、民族文化的根基。娶儿嫁女是家庭的头等喜庆大事,自然要认真对待,隆重庆贺。而缜密的策划、繁缛的礼节、虔诚的态度、张扬的场面,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幸福生活的期盼。无疑,对男女爱情的升华和婚姻家庭的巩固,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尊敬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仙逝的亲人以一定的形式进行祭奠、缅怀,可以更好的追思先人的恩德,学习人的优良品质,继承先人的遗志,寄托后人的哀思。人们通过婚丧嫁娶的礼俗相互交往,人类在婚丧嫁娶、悲欢离合中繁衍、发展。民间礼俗是社会大秩序中的重要环节。对家庭的和美、邻里的和谐、人心的凝聚、民族的团结,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能设想,假如人们都不遵从礼俗,相互间面临着一种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时,那将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社会!
       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礼俗也在发展、演变。本书记载的礼俗有的已经显得过于繁缛和迂腐,需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条件进行改革。但历史隔不断,改革和创新都需要一个基础。目前突出的问题是,许多民间礼俗中甚至最基本的东西人们都不知道,资料研究著作也很少,一旦事到临头,往往手足无措。本书的面市,为后人研究关于婚丧嫁娶的民间礼俗这一特殊文化现象保存了珍贵的资料,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本书的作者张峙体是淇县文化局离休干部,平时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近几年,为了成就本书,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同志,以自己了解的资料为基础,骑自行车奔波于城市乡村,寻访于街头巷尾,不辞劳苦呕心沥血,在众多热心人的支持帮助下,终于获的成功。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与张峙体先生一起工作,编撰《淇县文化志》《淇县戏曲志》和《淇县曲艺志》,为几本文化史志的成书,张先生功不可没。张先生一生坎坷,命运多舛,被打过右派,曾经流浪到新疆。但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上淇县豫剧团的文化教员起,他就把自己定位一个文化人。对文化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挚爱成为他生命的全部。他性情耿介,疾恶向善,喜怒好恶皆形于色,从不掩饰。他字写的不错,但未经临帖,很难突破。退休以后,方立志苦练,每日临池,从不间断,竟然书艺猛进,大器晚成。在朝歌书界自成一家,被称为“张氏(峙)体”。撰写本书,他以八十高龄,借助老花镜、放大镜,每日伏案六七小时。这种无私追求、孜孜不倦、认真执着的精神,值得我终生学习。

燕照安                           
二OO七年十月十五日    

       

   
       
 

《淇县之窗》网站          站长:郑厚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栏目主持人:燕昭安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