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笔会第一卷
 


风景漫小桥
  作者:杜永沛          上传时间:  2007/7/22  

 

      村东头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座小桥。青石块砌的桥墩,青石板铺的桥面。小桥下清清河水静静流淌,小桥上步行的、担挑的、推独轮车的、拉平车的、走亲戚看朋友的、下地干活的,流流拉拉,悠然而过。经年累月,村里村外的人们就这么踏着小桥走出小村,又踏着小桥走进小村,青石板桥面被麻鞋底、车轮子磨得溜光溜光。  


     后来,村里有人说,小桥不行,光夹锯。夹锯是方言,就是卡壳,误事的意思。小桥的路面狭窄,只有一庹宽,仅能容平车过去。村东有八百亩良田,有三村六庄,村里的大马车,拖拉机腾腾的来了,小桥瘦弱的身子承纳不了它们庞大的身体,它们干瞪眼过不了小桥。小桥桥墩矮,冬春天,河水浅,水在桥下;夏天,一场暴雨,河水闹翻天,滚滚波浪把小桥淹没,想过河就得多绕五六里地,要多误事有多误事。   
      一年秋后,收了秋,播了麦,农闲了,村里组织了一大帮人,把小桥掀了。拖拉机,大马车,小平车,从山上运来的许多青石块,卸到了小河边。河边搭起大棚,棚里砌起灶,架起大锅,起了伙。炊烟袅袅,饭菜飘香,人们端着盆碗,吃着大馒头,吃饱了,就拿起铁锤钢钎,坐在太阳底下,叮叮当当洗石头,把没形没状的荒石头,洗成有角有棱的长方形石块。备好石料,拦住小河水,在原来的小桥的位置,几十个壮小伙喊着号子,行起石夯,砸实地基,然后,支起拱架,开始建石拱桥。   
      人们从秋后一直忙到腊月,一座囊囊实实的石拱桥横跨在小河上。小桥可以并排通过三辆拖拉机。桥两边砌着坚固的石栏,石墙上铺着平整的青石条, 人们可以坐上面乘凉休息。 迎水一面,紧贴桥拱砌了三个四四方方的石桩 。石桩高出桥面两三米,上面凿有石槽,能下木闸门。天旱的时候,放下木闸门,拦住了河水,就可以蓄水抗旱浇地。中间的一根石桩上刻着:过村桥——公元一九七一年九月建。   
      京广铁路、京广公路傍小村西头而过,从小村上公路往南去,不拐弯可到县城、新乡、郑州,往北不拐弯可到鹤壁、安阳。有了桥,村东的三里五庄的,都过小桥上,穿小村上公路。小村一下子热闹起来。大拖拉机、小拖拉机、马车、平车、自行车、时不时还有绿色的卡车、小吉普车拖着尘烟、打着响从村里招摇通过。村里的老少爷们、姑娘媳妇没事就坐在路边看形形色色的车,看得眼撑得慌。推着车换糖糖人的,担着挑买针头线脑的,买黄瓜韭菜苹果梨的,甚至说书唱唱的,都比从前多起来。   
      一年四季,小桥有自然的景致。春天,小河两岸麦田青青,白杨吐红絮,紫燕穿河柳,春水如蓝绸。夏季,芦苇满滩,翠鸟啁啁,夜风如水,水满河丰。秋天,芦花如雪,玉月如镜,水漾明波。冬天,河冒温烟,雪后在小桥平望,宁静空廖。   
      四季里,小桥最热闹的是夏天。孩子们一有空就来到小桥边,把衣服一捋,撂在桥边,扑腾一声下了水,扎猛子,摸鱼虾,打水仗,赖在水里不出来。后来,孩子们爬上了小桥的石桩上,有人高喊:各就位,胆大的孩子头朝下往河水里栽,胆小的双脚一拢往水里跳。扑扑腾腾,嘻嘻哈哈,好不热闹。那些在田里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会在傍晚,趁着蒙胧的暮色,来到小桥边,脱光衣服,跳到水里,哗哗啦啦,在润滑凉爽的水里,洗一洗,涮一涮,尽着兴游一游,冲去身上的汗渍尘土和疲乏,甭提有多舒服了。   
      住在小桥附近的家户有福气 了。闲暇的时候,就坐在桥墙的石板上,或悠闲自得地抽着旱烟,或是看河水,看远方的云。要不,就看过往的车辆行人。吃饭的时候,在屋里   
      钻不住,用黑陶瓷碗盛一碗玉米稀饭,腋窝夹只窝头或白馍,来到小桥边,坐到桥墙的石板上,大口大口吃干的,喝稀的。有人从跟前走过,不管是本村的还是外庄的,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一律抬头打招呼:“吃点饭吧。”过路人则点头:“不啦不啦。”特别熟识的会开句玩笑,“嗨哟,娘们做啥好吃的了,尝一口咋样。”如果是夏天,吃了晚饭,把饭碗往一旁一撂,喷起大江东来。说说笑笑,笑笑说说,没个头。夜深人静,忽然响起女人们咋咋呼呼的声音:“死东西,还没有阴阳够,猪盆槽还叫刷不刷了。”男人就直起身,伸个懒腰,说:“不喷了,娘们急了。”于是,拿起饭碗,披着一身潮凉的夜气回家了。   
      年轻人到了恋爱季节,最知道哪里的地理位置重要。外村出门的姑娘常骑自行车过小桥,村里的小伙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三个五个坐在小桥边。穿一身当时最时兴的绿的确良军装,一边抽火车头香烟,一边有一句没一句说话。眼睛却不住地往路上溜,看有没有姑娘走过来。有了,眼睛就直勾勾地看。姑娘也会乜斜着眼瞅小伙子。椿树顶上喜鹊叫,一准就是媒婆到。外村的媒婆掂一把芭蕉扇遮着阳,穿一件玉白色洋布有襟布衫,一颠一颠过了飘着枣花香的小桥,不用打听路,就来到了张家。迈进堂屋门槛,往当门桌边的柳圈椅上一坐,手摇芭蕉扇,开门见山,说外庄李家的姑娘二相中你家的大小子了。三言两语,一门亲事就定了。到年根,外庄李家二姑娘披红挂绿过了铺满雪花的小桥,成了张家的大儿媳妇。   
      小桥虽小,虽普通,但身边有着天景、地景和人景。 而今,小桥依然结实坚固,大车小车川流不息地过。遗憾的是,这些年的水越来越少。先是小河的干流——思德河干了底,大河没水小河干,小河坑坑洼洼地挣扎了两年,最后还是底朝天了。桥因水而建,水因桥而便,桥与水相映成趣。没有水,小河成了一道干巴巴的沟,没啥看头,桥边空空的,少了看风景的人。   

 

   
       
 

《淇县之窗》网站          站长:郑厚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栏目主持人:杜永沛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