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解】 
						      张公子原是常常骑着名马到淇河乘舟垂钓,涉水赏荷的高雅名士,但现在却在遥远的西北边境做一名勇猛的战士抗击胡人的入侵。后方淇河岸边的闲适
						淡雅生活,与“胡兵汉骑相驰逐”的战地情景鲜明对比;后方张公子的高雅与前线张公子的“嫖姚”,也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厌恶战争,热爱和平生活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注释】 
						      行:诗体,如《兵车行》、《琵琶行》。 
						      钓舟:钓鱼船。 
						      袅袅:niǎoniǎo,细长柔软(的鱼竿)。 
						      骢:cōng,青白色的马。  
						      
						“侠客”句:侠客,当指张公子。白云中,代指后方闲适恬静的生活。 
						      辘轳:一种挂在腰间的佩饰“腰挂”。杜牧诗《重送》:“手捻金仆姑,腰悬玉辘轳。” 
						      嫖姚:勇健轻捷貌。一作“票姚”、“剽姚”、“彯摇”。嫖,piāo或piào。唐杜甫《后出塞》之二有“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为君:为国君、皇上。 
						      胡:胡人,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汉骑:汉人的骑兵。 
						      
						驰逐:奔驰追赶。 
						      
						西海:西汉末于今青海附近置西海郡。后因以为青海的别名。 
						      旌竿:亦作“
						旌干 ”,旗杆。旌,jīng,旗。 
						      
						边笳:也称“胡笳”,我国古代北方边地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作者简介】 
						  常建(708—765),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开元15年(727)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大历时曾任盱眙(xūyí,县名,在江苏省西部)尉,一身仕宦很不得志,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常建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昌龄)、孟(浩然)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炼简洁的笔触,来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淡泊”襟怀。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愤,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有诗56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