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解】 
						      该诗以“桑中”、“淇上”起兴,刻画出丈夫远行在外,寂寞难耐的妻子与男子(淇上人、上客)幽会野合的状态和过程,以及对悔嫁荡子而守空床的嗔怪和心理。诗中透露出对荡子妇一定的同情与怜悯,虽然她不守妇道,但事出有因,情有可原,诗中并未透露出丝毫严责苛求之意。诗中的“桑中”“淇上”均非实指,此诗也并非作于桑中淇上。 
						【注释】  
						     题注:该诗另载《艺文类聚》卷第十八,题目为《淇上戏荡子妇》,作者为南朝·梁·徐君蒨。 
						     淇上人:此指调戏勾引荡子妇的那位男人。
						这里的“淇上”并非实指,应是“情爱”的隐喻或符号。 
						     戏:戏辱,调戏。 
						     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 
						     行事:指行房。 
						     首二句:淇河水势不大,水流也不急而桑中和淇上的(男女二人)神采奕奕,激情难抑。淇上、桑中二词,典出《诗经·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桑中”、“上宫”、“淇上”均为沬乡(今鹤壁市淇县)地名,后均成为男女幽会之地的别名。弈弈
						,同“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汤汤,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杂佩:古代的饰物,各种珠玉组成的佩饰。《诗经·郑风》毛传:杂佩,珩璜琚瑜冲牙之类。 
						     上客:上宾,尊贵的客人。 
						     珰:dāng,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兰房:亦称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 
						     露葵:沾露的葵。葵,植物名,一年生草本植物。 
						     鸣琴:弹琴发出声响。 
						     暇:空闲,闲暇。 
						     张:指紧弦,上紧乐器上的弦。《荀子·礼论》有“琴瑟张而不均”句。唐·张籍《宫词》有“黄金杆拨紫檀槽,弦索新张调更高”句。 
						     翠钗:本义为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叉,用金、玉、铜等制作。此借指美女,如,金陵十二钗。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拂:甩动,抖动。如,拂袖、拂衣。 
						     “不见”句:不见年轻的丈夫骑马归来。青丝,喻黑发。骑,jì,一人一马。 
						     “徒劳”句:白白打扮得美丽妖艳。徒劳,空自劳苦,白费心力。红粉,借指年轻美女。 
						【作者简介】 
						     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原名冉,小字阿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任秘丞等职。早年即因能诗善文而颇受任昉等人赏识,后为萧统(昭明太子)所重,曾为《昭明太子集》作序。原有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刘秘书集》。 
						附: 
						     徐君蒨。字怀简。东海郯人。为湘东王咨议参军。幼聪朗好学。尤长丁部书。问无不对。善弦歌。颇好声色。时襄阳鱼宏亦以豪侈称于是府中。谣曰。北路鱼。南路徐。文冠一府。特有轻艳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讽习竟。卒于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