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解】  
						 
						      
						《诗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认为这是一篇反映社会黑暗,奸佞当权,而仁人志士遭遇小人迫害的诗歌。一说此诗是女子倾诉家庭生活的烦恼。 
						
							【注释】 
						
							   汎:fàn,同“泛”。漂浮。 
						
							   柏舟:柏木作的小船。 
						
							   耿耿:有心事忧愁不安的样子。 
						
							   隐忧:藏在心底的忧愁。 
						
						
						
							   茹:吃,包容。 
						
							   据:依靠。 
						
							   薄:语气助词。 
						
							   愬:sù,同“诉”。 
						
							   棣棣:dì dì,雍容闲雅貌。此指上下尊卑次序井然。 
						
							   选:巽,退让。或说遣,抛开。 
						
							   悄悄:忧愁的样子。 
						
							   愠:yùn,怒,怨恨。 
						
							   觏:遇见。 
						
							   闵:忧患,引申指谗言。 
						
							   静:安静。 
						
							   寤:wù,睡醒。 
						
							   辟:心口,或说通“擗”,拍胸口。 
						
							   有:又。 
						
							   摽:捶胸的样子。 
						
							   居、诸:语尾助词。 
						
							   胡:何。 
						
							  【译文】 
						
							  漂浮柏木舟,漂流在河中。辗转更难眠,心底有忧愁。不是没有酒,四处茫茫游。 
						
							  我心非明镜,凡事可包容。虽然有兄弟,不能冒然依。莽撞去诉说,恐怕遭怒斥。 
						
							  我心非石头,不能任意移。我心非草席,可以自由卷。长幼尊卑在,岂敢废礼仪。 
						
							  忧心愁乱深,恨被小人嫉。谗言遇得多,欺侮也不少。静心细思量,梦醒痛断肠。 
						
							  日月的光辉,为何变昏黄。心中的忧愁,像未洗衣裳。静心来思量,恨飞去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