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解】 
						     这首七律,通过对淇河怪石中涌出的“百道”“珠泉”水流“怒落沧溪”发出的“暴吼”、形成的“雪浪”的磅薄气势的描写,再加上对暮云孤屿,山高避日,别有洞天的景物拟人化的刻画,采用比喻、夸张、比拟等手法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淇河白龙潭奇特而壮观的景象。 
						【注释】 
						     
						白龙潭:上峪乡人民政府柏尖山村柏尖山崖下淇河中,村东有明朝嘉靖皇帝敕封的白龙王庙(非今白龙庙村的白龙庙)。这里孤峰耸峙,群山环拱,淇水奔流其下汇为深潭,怒号之声响震林谷,人称白龙潭。 
						     粼粼:水石明静的样子。 
						     曙烟:日出时的烟霞,意指落下的水流又形成抛向空中的水雾。 
						     沧溪:指白龙潭深蓝色的水。沧,深蓝色。 
						     暴吼:暴怒的吼叫。指落下到白龙潭的水流撞击而发出巨大的声音。 
						     倒嵘:高峻的大山崩倒时的排山倒海之状。 
						     漩:xuán,回旋的水流。 
						     暮云二句:拟人化的描写——“怒落”的“百道”飞瀑腾起的烟雾如暮云般被的“暴吼”“惊响”吓得停栖在“孤屿”之上空;朝阳的霞光从山崖的缝隙间射进洞天。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屿,yǔ,水中的小岛。 
						【作者简介】 
						     杨时复,不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