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解】 
						       
						这是一首题墨竹画诗。作者目睹墨竹,思绪翩跹,联想到中国竹文化中的名人轶事,眼前展示出竹林在“清风”“灵雨”,“千霜”“百霆”,“寒更”“夏雨”中的声音、色彩、姿态等各种状况,表现了竹子的高雅和尊贵,最后将她比作“湘水”“淇园”的“美人”“君子”,透露出作者心目中竹子形象的高贵和对其无限的敬慕。 
						
						【注释】 
						
						      酌酒:斟酒。 
						
						      荐鸣琴:进献弹琴。 
						
						      悬知:料想,预知。 
						
						      
						大小阮:指三国·魏后期诗人阮籍与其兄子阮咸。二人同为“竹林七贤”中人。世称阮籍为大阮,阮咸为小阮。后用以称美叔侄。 
						
						      尘襟:世俗的胸襟。 
						
						      灵雨:好雨。 
						
						      修篁:修竹,长竹。 
						
						      妍色:美丽的姿色。妍,yán,美丽。 
						
						      逍遥堂:当为作者自己的居室或书斋。逍遥:xiāoyáo,优游自得,安闲自在,不受拘束。 
						
						      寒更:寒夜的更点。借指寒夜。 
						
						      萧瑟:形容风吹竹子的声音。 
						
						      霆:霆,tíng,劈雷,霹雳。 
						
						      沉沉:茂盛貌。 
						
						      
						寒碧: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竹子丛丛浓密的绿荫。 
						
						      龙孙:笋或新竹的别称,也泛指指竹子。  
						
						      袅袅:niǎo niǎo,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炫:夸耀。 
						
						      初服:未入仕时的服装,与“朝服”相对。 
						
						      瑶琨:yáo kūn,美玉,美石。 
						
						【作者简介】 
						      
						陈谟(1305-1400),字一德,号心吾,泰和(今属江西)人。曾主清节书院,屡应聘为江西、广东 试官。隐居不仕。洪武初(1368),徵至京师议礼;引疾辞,家居教授。尝谓学必敦本,莫加于伦常,莫先于变化气质。一时学士,靡然从之,称海桑先生。著有《陈聘君海桑先生集》十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