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热线

纣都朝歌 卫都朝歌 淇史研究 史料汇编 历史文物 百家争鸣

horizontal rule

朝歌殷墟城垣考

田 涛


    淇县古称沬,后称朝歌。早在武丁都沬之前,沫地即已形成繁荣的邑落。武丁由西亳迁沬,第一个在沬建都,继之武乙、帝乙,至纣之灭,沬邑作为商代都城,共历四帝。但武丁所都沬邑,其城址在今何处?帝辛所都歌,其城址又位今何方?不仅史书无载,即《淇县志》也未记。关于沬邑的地望,据《史》、《志》所记,在今淇县城北。而今淇县城北一带地方,古城垣只有位于今三海村的所谓“二道城”遗存,是否即残存的武丁城?这个问题,过去还没有人提出过;为了弄清朝歌殷墟垣的情况,我们不妨把这个设想提出来。又《淇县舆地图说》载有“三道皇城”的说法。所谓“三道皇城”盖指商纣的都城有三道而言,即所谓头道城、二道城、三道城。今之所谓二道城,其北城墙西起煤建公司,东起石岗再现凹新庄西地;其西城墙,北起煤建公司南至原食品公司后墙以南二、三百米处,即戛然而止。再往南,茫茫一片农田,看不出一点城垣的痕迹;其东城墙北起石岗凹新庄西地,南至今北关东后的莲花池,也戛然而止。  换言之,我们今天看到的二道城垣呈冂形,不象一座城垣。所以有人说:“‘二道城’不是城垣,是防洪的堤坝”。这个说法,貌似有理。因为淇县西境多山,据说从灵山下来的山洪,水势凶猛,正对“二道城”的西城墙,筑堤防洪,不无道理;但如说筑东城墙,也是为了防洪,便觉理不足。所以,说“二道城”不是防洪的堤坝,应是城垣。但它是不是商城?1984年,全国商史讨论会在安阳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夏鼐院长在淇县参观时曾说:“‘二道城’是典型的商城”。“二道城”既是高城,那么,它的原来面貌决不是如今之遗存呈冂形。为了弄清“二道城”的本来面目,我参加了由淇县县志总编室、淇县地名办公室、淇县文物管理所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于1986年3月6日起对淇县“二道城”城垣进行考查。考查的结果,证明“二道城”的原貌,并非如今之遗存呈冂形。今之“二道城”所以呈冂形,与汉筑朝歌城有关。  据考查汉筑朝歌城,其西城墙是移用了“二道城”的西城墙段的土修筑的。证据是“二道城”西城墙南段的延伸部分,稻庄西地,不仅有明显的城垣痕迹,而且在延伸部分的田垄里,遗留的殷商陶片,俯拾即是。而汉筑朝歌城的

 返回 上页

淇县热线 淇县科技文化局、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联系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本栏目主持人: | 武佐
、巧琴   |   设计:老农  |  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