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歌

 

   

 

民俗民风 - 一位非遗老人的坚守之路
一位非遗老人的坚守之路
 
作者:中国网 记者:时晓梅 王彤  加入时间:2018-2-6 17:04:43  点击:

 5000年的文明历史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的多样性及频繁的朝代更迭更是孕育了璀璨的古代文明成果,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使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承载着这些文明成果的物质载体在长期历史变革过程中失去其价值,部分陈列在博物馆,更多的则流落民间,弃之无用。因此,国务院从2006年起,便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价值都直接的体现在其物质载体上,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与承载其价值的物质实体相统一,而对于保护体系和民众意识普遍缺乏的我国而言,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必须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从每一天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
淇水之滨:一位老人长达40年的收藏之路
“我从19岁,也就是1967年到淇县邮电局上班,到今年已经有50年了,可以说,我见证了我国通讯行业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而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便将这每一步的发展以自己的形式保存了下来。”69岁的付同喜老人骄傲地对我们说。
 
“这部电话是我收藏的第一部电话,属于我国最早的一批木制电话,产自上海。这部电话至今已有59年了,至今还能正常使用。”付同喜拿出一部木壳手摇电话给记者看,说这部电话又称木壳磁石电话。
付同喜一直酷爱收藏,自2009年退休后更是将收藏工作作为自己的主要“事业”来做。他的收藏室里,有第一代磁石电话、第二代供电拨号电话、第三代数字按键电话、第四代智能无绳电话以及大哥大、BB机、小灵通等共20多部各类电话机……
除了通讯工具外,付同喜老人还将近50年来,农村及农民生活的变化一一陈列:各类农具、手工编织的各类生活用具、早期的机械设备、木匠全套的工具等都在他的收藏范围之内,虽然孩子搬进城里居住之后,家里有两处院子,但几乎每间屋子都堆满了他的“宝贝”,以致于留给自己和老伴的就只剩一间厨房,一间卧室。
 
手工技艺:老祖宗留下来的生活美学
作为一个生在农村、长在乡下的孩子,付同喜老人的一生不缺乏“历练”,种菜,挑粪,培育果树,酿酒……家里吃的、用的全来自自己的一双手,院子里的石榴树、枣树、无花果树、枸杞树每年都硕果高挂;自家的平台上、院子的空地里各类蔬菜一应俱全,成熟季节可以供应一条街的邻居食用;连门口墙缝里都种满了秋葵,爬满了可食用的“面条菜”……
自2015年起,付同喜连续参加“中部六省花馍艺术节”,每次都以自己手工制作的花馍博足了众人眼球:高95厘米的花馍艺术作品《鹤》得名传说“仙鹤栖于南山峭壁”;长58厘米、宽50厘米、高38厘米惟妙惟肖的花馍作品《象》诉说
着我省简称“豫”的来历;做工讲究的《大石磨》讲述着传统香油的制作过程;这些都是付同喜老人的得意之作,他还根据“淇河三珍”创作出花馍艺术作品《缠丝蛋》《无核枣》《淇鲫鱼》等花馍作品。
“参加比赛前,我都会认真研究鹤壁当地的民俗传说和各类文化遗产,从中寻找灵感,将花馍这种生活美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展示劳动人民早期生活艺术的同时也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觉得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让群众零距离体验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提升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付同喜老人对记者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付同喜老人带领他的团队,已经成功申报了三个非遗项目,《帝辛传说》、《箕子传说》、《中原农耕》,为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保护,承担了一个普通人应承担的责任。
来源:中国网 记者:时晓梅 王彤



 

 
     
一位非遗老人的坚守之路

淇县之窗《今日朝歌》   主持人:贾振君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zgfhz@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