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 悟 篇 
						
						
						  
						
						
						  
						
						——《文艺》 
						
						
						 
 
						★ 
						《家》、《春》、《秋》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的侧面。写作艺术是好的。 
						
						
						青年同志读这类作品,一定要分析。吸取正确的东西,批判消极的东西,用革命人生观武装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 
						
						
						  
						
						
						——读《家》 
						
						
						1978年3月1日 
						
						
						  
						
						★ 
						学然后知不足,学的越多越好。 
						
						
						  
						
						
						——读《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1978年5月1日   
						
						
						  
						
						★ 
						这本书写的好。 
						
						
						与同事谈到吸烟戒烟问题,关键在于: 
						
						毅力 
						
						
						吸烟毒害深,尼古伤全身。 
						
						
						戒除多反复,从今永不闻。 
						
						
						  
						
						
						——读《处女地》 
						
						
						1978年9月1日  
						
						
						  
						
						★ 
						弗以散文读散文,革命岁月分外亲。 
						
						
						志士拼血写华章,长征不愧作后人。 
						
						
						  
						
						
						——读《刘白羽散文》   
						
						
						1978年8月24日从戎27年纪念 
						
						
						  
						
						★ 
						巴金不愧为中国伟大的作家。他真是人民大众的牛。晚年反思文革有点误入歧途。 
						
						
						巴金同志的话实实在在。创作不是靠技巧,而是有一股不可压抑的热情,为人民说话,为社会写出作品。他八旬高龄,尚孜孜不倦地为大众奉献,我这五十岁的年纪又该如何呢?能不能决心写点东西出来呢?不图出名,只求说出心里想说的话,有益于人们。 
						
						
						  
						
						
						——读《探索与回忆》  
						
						
						1986年1月29日  
						
						
						  
						
						★ 
						好的小说,读时像喝凉水似的痛快,沁人心肺,催人奋发。 
						
						
						文学也是力量。缺乏知识的人,多读点书吧,你会感到真正的幸福! 
						
						
						  
						
						
						——读《这里有泉水》 
						
						
						1978年8月18日  
						
						★ 
						
						我看写的不错。真实的画面,生动的人。一个作品,首先要看它的本质描绘。如果我能写也会这样写。吹毛求疵谁都会,但是绝然干不出一番事业。还是多浇水少砍花好。 
						
						
						总体上看,算一部难得好作品。要从哲理的深度去理解它。单纯看成男女情事,是没文化的表现。张贤亮的理论水平要比他的文学程度高的多。 
						
						
						(注:作者后来过于极端,终于走向反面。——2016年4月) 
						
						
						  
						
						
						——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1986年6月15日    
						
						
						  
						
						★ 
						一本好书。书中不尽言儿女情事。 
						
						
						尤其提醒干部,不可官迷心窍,忘记民众。做不到这一点,就会背叛,遭到人民的唾弃。 
						
						
						  
						
						
						——读《有情人难成眷属》 
						
						
						1988年8月14日   
						
						
						  
						
						★ 
						藏书。选本73回。全本100回。前者4.15元,后者11.7元。书价太高,真买不起。先购选本,又舍不得全本。狠狠心买了吧,不过少吃两只烧鸡而已。 
						
						
						读书要有选择性,方有益于身心健康。《十日谈》这种书,读者须有理解深度。不然对单纯的青少年来讲,决不是精神营养,而会成为毒药,害多于利。最好不看。(原批选本1982年10月17日) 
						
						
						——读《十日谈》  
						
						
						1989年7月20日于病房 
						
						
						  
						
						★ 
						
						这本书写法格调有些问题。不过写出了实实在在的资料,无论从新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念,到人生看法,尚有许多可取之处。故存之参考。 
						
						
						——读《性观念的骚动》 
						
						
						1990年4月3日   
						
						
						  
						
						★ 
						一本好书,不可不读。写法尤其善佳,从文者宜效之。 
						
						
						  
						
						
						——读《结婚十年》 
						
						
						1991年3月13日  
						
						
						  
						
						★ 
						无情有无义者,不可相与矣。 
						
						
						——读《续结婚十年》 
						
						
						1992年2月   
						
						
						  
						
						★ 
						此书作者东郭先生,我看乃柏杨先生也。满腹学问,方能写此书。口气更像这位河南老乡。 
						
						
						  
						
						
						——读《妓家风月》 
						
						
						1991年10月19日  
						
						
						  
						
						★ 
						
						一个被凌辱的弱女子,能将自己在旧社会的凄惨经历写出,而幸运健壮通晓文字的男男女女,却尘世一生,岂不愧哉! 
						
						
						  
						
						
						——读《我的妓女生涯》 
						
						
						1988年12月25日  
						
						
						  
						
						★ 
						
						愚人者,不读书也。方方面面都有学问。藏书不少,懂者几何?愿吾亲人与后代,都成为善于学习的人。不学习幸福不会美满。 
						
						
						——读《中国古代性文化》 
						
						
						1994年7月15日   
						
						
						  
						
						★ 
						这本书,我的后人们都要读一读。懂得革命,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读《领袖·元帅·战友》 
						
						
						1994年7月15日   
						
						★ 
						王革勋藏书为教育后代。我不希望我的后代成为共产主义的叛徒。 
						
						
						我原有一本解放前出的棉麻纸版本,文革中被造反者抄走。此书起码教育了上一代及我这一代人,精神支柱从此而来。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95年12月27日    
						 
						
						
						  
						
						★ 
						练歌房、夜总会是什么样子?血和泪的叙述,令人一目了然。 
						
						
						了解社会的本质,不能光听宣传。要听要看老百姓的爱憎和呼声。 
						
						
						  
						
						
						——读《当代少女日记》  
						
						
						1999年5月11日凌晨1点  
						
						
						  
						
						★ 
						童心,返璞归真,才能身心健康,永远年轻。要如此,就得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读《九九年度最佳小说选》 
						
						
						2000年2月6日    
						
						
						  
						
						
						  
						
						★ 
						多看点东西好,脑子清醒。 
						
						
						  
						
						
						——读《愚妇戏语》 
						
						
						2003年12月21日 
						
						
						  
						
						★ 
						这本小说,我看到的很晚。在书店买书,已经是旧的了。钱照原价。 
						
						
						小说写的好,里边有群众的生活。写作方法上使我受益。 
						
						
						  
						
						
						——读《水与火的缠绵》 
						
						
						2003年5月25日   
						
						
						  
						
						★ 
						
						跟着啥人学啥人,有啥大人就有啥孩子。冯露其父钢铁工人出身,勤学苦练当了记者,写了多本书。她本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六岁开始写日记,中专未毕业又参军赴新疆伊犁,参军三年一本书,没志气行吗?希望我的后人深思。 
						
						
						  
						
						
						——读《一个戍边女兵的日记》 
						
						
						2004年3月1日   
						
						
						  
						
						★ 
						
						这本书从文革写到改革开放,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文章活泼,有激情,观点把握不是很准。不过毕竟反映了时代,应该说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读《风流时代三部曲·雪月》 
						
						
						2004年5月6日    
						
						
						  
						
						★ 
						作家写小说,反映现实生活。而看小说也是学习,从生活现实中去读懂社会。 
						
						
						在我们国家,牟取暴利是搞房地产。为什么干部同资本家同气相求?不过权钱交易而已。共产党能消灭资产者,而资产阶级也能埋葬共产党。最好的办法是使党变质。 
						
						
						  
						
						
						——读《风流时代三部曲·野性》 
						
						
						2004年5月11日    
						
						
						  
						
						★ 
						文艺作品像三棱镜,将社会各个方面照得一清二楚。 
						
						
						资本主义是条死路,使本来健康的肌体,长满了毒瘤。资本家的天堂,意味着劳动人民的苦难。 
						
						
						谁说当今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统统见鬼去吧!有血性的共产党人该猛省了! 
						
						
						  
						
						
						——读《风流时代三部曲·野性》 
						
						
						2004年5月17日凌晨3点   
						
						★ 
						看书爱惜,切勿损坏。 
						
						
						描述普通市民的生活,文笔好,功夫扎实,读它像饮料,挺开心。 
						
						
						人生旅途向何处,值得深思!尤其是选择同路人,关乎一切。 
						
						
						  
						
						
						——读《北京胡同女孩》 
						
						
						2005年5月20日   
						
						
						  
						
						★ 
						
						不读书不知道幸福。读了书感到更幸福。儿时外人看来不成器的人越成器。柏杨的人生不顺。自己的人生也有不少艰难。人家留给社会多少精神财富?我却一事无成,憾矣哉!总应努力向前。子孙不读书,不贪恋知识为何? 
						
						
						  
						
						
						——读《柏杨回忆录》    
						
						
						2005年5月20日于绿茵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