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军庠到民国学堂
古都朝歌研究

 

   

 

 

淇史钩沉 - 从战国军庠到民国学堂
从战国军庠到民国学堂
 
作者:常永海  加入时间:2009-11-26 18:57:00

从战国军庠到民国学堂

常永海

      淇县教育事业历史悠久,早在商朝末期西周卫国以及春秋时,已有教育机构,以后发展有儒学(县学)、义学、社学、书院和私塾等各类学校,清末出现了学堂,民国初年又改称学校。现分别介绍于后:

      一、清以前之学校

      (一)最早的国学
      《孟子》云:“设为庠序校以教之。庠者养之,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殷商时期的武丁、帝乙、帝辛(纣),以及周时的卫国均以朝歌为都城,且都在朝歌设立学校,或序或庠,进行武术、礼乐和文化知识教育。特别以学武术、跑马、射箭为主,教师为巫师。据传序学场武丁宫东南教场,纣时移至常屯跑马场。西周卫国后,有时在原教场,有时在跑马场,教师学生无定处。

      (二)最早的私人学校
    春秋时,孔子适卫与弟子在今七里堡、淇门(今属浚县)等地讲学。后人在七里堡讲学处建“学修书院”,有石柱、楹联云:“富教两加皇矣圣言传沫土,车徒三至岸然道貌留淇泉。”足见孔子曾多次来淇讲学”。
      战国军庠:战国时,学已兼习文武。相传卫人鬼谷子名王诩、王利、王禅,在淇西南云梦山(青岩山)水帘洞隐居讲学,教授纵横捭阖之术。先后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人。《史记》载:“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学术。”明·《淇县志》“水帘洞”条有“世传鬼谷修道处”。今云梦山水帘洞口上左有石刻“鬼谷先生隐处”。后人称“战国军庠”又称“中国第一古军校”。

      (三)儒学
      儒学(也称县学),分为县、乡、村三级,所学内容均为《四书》、《五经》。元初淇县改为淇州后,州长周惠在城内东南隅建文庙立学师,乡和村的学生学习期满,可考县儒学。明代人县儒学的称“弟子员”、“博士学子员”。清代称童生。县儒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而是“考课”,即迎接省级乡试。考取者为举人,再进京考进士。
      淇县儒学,由于时间久远,文庙曾多次整修。计有明洪武三年重建,宣德九年重修,景泰四年开通道路,创置贤龛座。弘治十三年,因学前道路湫窄,遂北移重建(现一中东侧)。嘉靖九年重修,二十三年又重修,并于城东南隅开水门以泄水。顺治六年兵巡河北道宪副堂公廓见大成殿倾,命县教谕重修。嘉庆十三年接修棂星门外墙。光绪二十三年又被修。至此,学内建大成殿5间,建东厅15间,西厅15间,宰牲房、戟门房、神厨房、名宦祠、乡贤祠各3间,棂星门1座、石桥1座(明正德十年建)、启星祠、文昌祠各3间,奎星楼1座。规定年收禀生70名,另增广生20名(称增生)。

      (四)义学 .
      淇县义学又称义塾、书塾。始于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义学免费让同族子弟就读,用捐资和庙田收入兴办。清朝时淇县义学7所,计有城关天仙庙、康叔祠两所。康熙年间由知县江贻孙倡导捐资设立。南关义学,于道光十三年邑候全彦珏捐钱300串存盐店,以年息36串支付设立。常屯义学,由绅商捐钱300串,存庆裕商号,年息30串支付而建。北关义学,由李风林、李华林、李芳林兄弟捐钱300千,存益裕钱庄以年息30千,改折张近地80余亩收租支付而建。高村义学由段晋氏捐钱300串,以年息30串支付而建。庙口义学,由山西太谷霍妙中,于道光二十九年捐地200余亩作义田而建。

      (五)社学
     淇县社学始于元代,与义学相似。元立淇洲时,每550家为一社,立社学一处。宗旨是“劝农桑,习礼义,学诗文”。因一社一学,故名社学。元代后,虽社的名称已废,但学校仍沿用旧名。
    史载:“明嘉靖三年由义民李深捐住房3间建社学,以教贫家子弟。二十三年知县张宜重修”。至嘉靖二十四年,淇县有社学3处,即城内、西岗村、迁民村各1处。教师由各村办学者聘请,学生从识字开始,读《千字文》、《孝经》等。一般学不完即退学,很少有毕业者,后为私塾所代替。

      (六)阴阳学与医学
      明洪武七年,淇县阴阳学在县前街东建,医学在县前街西建,均有房3间。正德十三年知县杜岩将两学改建,嘉靖二十三年知县张宜重修。

      (七)书院
      淇县书院始于唐代后期,五代推广,至宋大盛,明清更盛。书院是封建时代文士讲习之场所,以研习经籍为主,间或涉论时政,对传播社会文化,活跃学术思想起过积极作用,明清时成为科举考试的场地。淇县清代有文字记载的书院共有7处。即:淇县书院,在县城内,于乾隆十九年建;篆筠书记,在文庙西侧,于乾隆四十七年创建,有讲习房5间,斋房15间。嘉庆年间知县毁作宾馆,于道光十年又作增修;学修书院,在县北七里堡村东南,古为孔子讲学地,后建三教堂,明崇祯年间重修。乾隆九年知县劳经武责该村杜丹将三教堂改为学修书院,且祀先师;乐莫书院,在旧县城内西门里,知县劳经武建;淇澳书院,在县城北20里高村桥村南,知县劳经武建;有斐书院,在县城东张近村,知县劳经武建;作新书院,在县城东南马湾村,有学田30亩。另外,在介屯村,也有书院,有学田202亩收租充学资。

      (八)学堂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知县王同文始建各类学堂。至此,全县出现了学堂、师范传习所与私塾并存局面。
      1.各类学堂,官立高等小学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一日,在县篆筠书院旧址建。知县王同文(山东长山人)兼任总理(后改称校长)、耿霞蔚(淇县人)任庶务、杨赓良(山东青
城人)、耿霞蔚、莫文华(林县人)任教习(教师)。招班1个,学员30名,三年毕业,经费由旧书院存款利息拨付。 ,师范传习所,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一日,在高等小学堂后院建。总理(校长)、庶务分别由知县王同文及耿霞蔚兼任,杨赓良任教习。招1个班,20名正课生,6名附课生,半年后毕业。经费由普济堂余款支付,每年约有500串(每串1千文)。
      高等预备科学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一日。在高等小学堂前院建,总理、庶务仍由王同文、耿霞蔚分别兼任,课程由师范生轮替讲授,待师范生毕业后,选优等者专司讲授,学制一年,毕业后,为高等小学堂教习。
      官立初等小学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一日,在高等小学堂西院建。总理、庶务分别由王同文、耿霞蔚兼任,每年招1个班,每班学生34名,课程由师范生轮替讲授,书籍费自
备,官支杂费约二、三十千文。
      官立半日制学堂,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由县绅蒋怀良在城东门里财神庙内建立。总理蒋怀良、教习薄学礼,招学生16名。分两班授课,午前教年龄小者,午后教年龄大者,每次上课3个小时,经费从崇胜寺庙产筹措。
      师范简易科,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学生16名。
      农业学堂,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城东北农神庙建,也称桑蚕学堂。
      商业学堂,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在阁南康叔祠建,教员韦志利,1个班学生30余名。
      南关初等小学堂,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稻庄村绅士刘全相等用关帝庙产创建。
      白阳寺初等小学堂,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北关里里长关裕然及路林芳、冯锦春用白阳寺庙产创建。
      2.民间简历识学班,也称民众简易识字学塾。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至年终,全县由5处发展到20处,免费供学员书籍、文具。教课以“国民必读”为内容。学习时间,每天早、晚两班,要求以能读写1600个常用字为毕业。宣统二年(1910年)八月,省学务公所统计,淇县有简易识字学塾2l所,其中县城4所,农村17所,共有学员440人。
      3.民间书塾,又称私塾“黑学”,由乡村民间自办,一般谁读书谁出钱,学生多少不一,校址也不固定,一处1个教师。教师对学生单个教课,学习内容有《三字经》、《百家姓》、《必须杂志》、《幼学杂志》、《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告子》、《诗经》、《易经》、《书经》、《左传》、《春秋》、《礼记》。学生一般读一、二年或三、四年即休学。教师对教材不讲解,只求背诵,待读完《四书》(指《上下沦语》)、《中庸》、《大学》、《孟子》之后,才从《论语》开讲。除读书背诵外,还很注重书法。教师管理学生依靠戒尺,以体罚为主,这种私塾一般在大村均有1至2处,到1947年4月才自行解散。

      二、民国初期之学堂改学校
      民国元年,将清末年间建立的学堂均改为小学校,学年改为秋季之始,课程有修身、文法、中国历史、外国历史、算术、地理、理化、博物、图画、体育。学制初级为四年,高级二年,校训为“真
实劳朴”。这些小学校直到民国27年(1938年),日军入侵淇县全部停办,改革后之学校有:
      淇县第一完全小学校 原系民国元年改淇县官立的高等小学堂,为淇县高等小学校,校址由文庙迁至康叔祠。民国12年(1923年),又改称淇县第一完全小学校。民国17年(1929年)又迁至东街中段路西,校长有刘禄文、刘玉贤、刘志福、刘鸿祯四任。民国19年(1930年)有6个年级,学生175人,教职工7人。从建校至民国20年(1931年)毕业19个班。
      淇县第二完全小学校 系民国元年(1912年)原农业学堂改名的县立第二小学校。民国12年(1923年)改称淇县第二完全小学校。校址迁至西街北头牛王庙,民国19年(1930年)有学生89人,教职员7人,校长1人,从建校至民国20年(1931年)毕业20个班,学生171人。
      淇县女子完全小学校 系民国2年(1913年)创办,初名女子“国民学校”,校址在城内东街中段路东薄氏宅,只有初级班。民国15年(1926年)增设高级班。民国17年(1928年)招为五级四班(内含一复式班),教师7人,校长常永德。
      淇县第一区第一初级小学校,民国元年改白阳寺学堂为小学校。民国16年(1927年)改称淇县第一区第一初级小学,学生36人,教师2人。
      淇县第一区第二初级小学校 系民国元年改南关小学堂为南关小学校。民国16年(1927年)改称此名。有学生65人,校长蔡振清,教师袁伟修、孙志魁。
      淇县第一区第三初级小学校 原为财神庙半日制学堂,民国17年进驻军队,校址迁至白衣堂内,改称此名。有学生28人,教师有薄明善等2人。
      淇县第一区第四初级小学校 原为财神庙商业学堂,后迁城内中山街南头,民国16年(1927年)改称此名,有学生20人,教师李舒均等2人。
      淇县第一区第五初级小学校 该校初在韦庄白杨寺庙里。民国16年(1927年)改为此名,至民国20年有三级一班,学生38人,教师有秦鸿实等2人。
      淇县第二区第六初级小学校 该校原为民国4年(1915年)建的包公庙小学堂,民国16年改称此名。民国20年(1931年)有学生20人,教师1人。
      淇县第二区第七初级小学校 该校原为民国17年(1928年)在留店寺东头佛爷庙内建的小学。后改称此名,有教师1人,学生27人。
      淇县第二区第八初级小学校,校址在西岗村,民国17年(1928年)创办,教师冯金臣,学生29人。
      淇县第二区第九初级小学校,该校原系民国元年在刘街村刘氏祠堂内创建的初等小学堂,民国20年(1931年)改称此名,教师刘永德,学生28人。 。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20年(1931年),淇县初级小学校增至80所,其中完小4所,初小76所,学生2939人(女生183人)、教师154人(女3人)。

      三、日军侵占时期的小学及中学
      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淇县后,日伪县公署民政科内设教育股。股长吴振周、原森负责筹建学校。除向学生讲授知识外,小学三年级以上设有日语课,对学生进奴化教育。所建小学有:
      淇县县立第一完小 民国28年(1939年)在城内西街北头牛王庙建立,校长闫麟生。
      淇县县立第二完小 民国30年(1941年)在西街南头路西鲁班庙(今朝歌镇政府处)建,校长李郁文。
      淇县县立第三完小 ,民国31年(1942年)在县南常屯村建,校长张杞林。
      淇县县立第四完小,民国30年(1941年)在迁民村建,校长长纪蒙泉。
      淇县县立第五完小民国30年(1941年)在七里堡村建,校长周之祯。
      淇县县立第六完小民国30年(1941年)在高村桥村建,校夏秋桂。
      淇县县立第七完小民国30年(1941年)在西岗村建,校长王继勋。
      淇县县立第八完小民国31年(1942年)在南大李庄建,校长李伊南。

      同时,还建有城关初级小学,民间仍有私塾。所建师范、初中:
      淇县初中,民国29年(1940年),在文庙后院建立,招班1个,学生30余人。校长耿会山。民国30年(1941年)又招初中1个班,学生40人。并招简师两个班,学生51人。校长王伯雨。三年后,发展为三级四班,有学生160人。
    私立淇滨初中,在西岗村北,民国32年(1943年)建,校长张玉舟,后为王继勋。曾发展到三级三班,学生100余人。
    私立朝歌初中,校址迁民村内,民国32年(1942年)建,校长王扶东,曾发展到三级三班,学生100余人。

      四、日军投降后的小学及中学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国民党淇县政府接管了淇县一切,将原日军统治时的完全小学校,改名为各乡镇的中心国民学校,各保为国民学校。具体有:县立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5年(1946年)5月,在城内牛王庙建,校长常永德。教师11人,有六级七班,学生374人(女72人)。
      县立女子中心国民学校,校直在城内东街中段路西,民国35年5月建。校长刘尧恩,教师17人,有六级四班,女生281人。 ·
      中山镇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5年5月建,校址在南关。校长韦平治,教师8人,有五级五班,学生207人,其中女生31人。各保国民学校,有皂君庙、西街、三仁祠、韦庄、付庄、白阳寺、桥盟、张近、西杨庄等9处国民小学。教师9人,学生348人。
      青龙镇中心国民学校,校址迁民村,民国35年(1946年)5月建,校长张继质,教师12人,有六级八班,学生285人(其中女生35人)。各保国民学校,有董桥、余庄、姜庄、大车村、河口、罗元、纪庄、江屯、方寨、马庄、靳庄、大屯、小屯等13处国民小学。教师41人,学生674人。
      常屯镇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5年(1946年)5月,在常屯村建。校长张仲松,有教师6人,五级四班,学生127人,其中女生35人。各保国民学校,有西沿、东裴屯、良相、黄堆、骑河黄庄、十三里堡、史庄等7处国民小学。教师10人,学生221人。
      南阳镇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南阳村,民国35年(1946年)5月建。校长谷树林,有教师2人,二级二班,学生52人。各保国民学校,有王庄、大北阳、裴屯、小屯、小北阳等5处国民小学。教师6人,学生104人。
      高村镇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在高村桥村,于民国35年(1946年)5月建,校长闫怀善,有教师3人,三级二班,学生57人,其中女生8人。各保国民学校没有建立。太和乡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在西关庄,于民国35年(194年)5月建。校长关祥瑞,有教师6人,四级三班,学生54人。各保国民小学,有七里堡、赵沟、东泉头等3处国民小学,教师3人,学生63人。
      大李乡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在南大李庄,于民国35年(1946年)5月建,校长李锦德,有教师8人,六级四班,学生163人(其中女生27人),当年毕业26人。各保国民小学有闫村、圣人庙、皇王庙、石奶奶庙、康庄、臧口、小河口、曲律、皇甫村等10处国民小学。教师13人,学生296人。
      思德乡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在乔盟寺,于民国35年(1946年)5月建。校长郭宝蟠,有教师7人,五级四班,学生185人,其中女生15人。各保国民小学,有崔庄、泥河、冯庄、贯子、石佛寺、石河岸、古城、大石岩等8处国民小学。教师有10人,学生233人。
      西岗乡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在西岗村北,于民国35年(1946年)建。校长王朝美,有教师12人,六级七班,学生313人,其中女生55人。当年毕业30人。各保国民小学,有刘街、留店寺、沙窝、刘拐庄、三角屯、秦街、宋街、窦街等8处国民小学。教师12人,学生289人。
      初级中学情况,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初中改名为“淇县县立初中”。1946年招简师班1个,加上原有初中班共有学生142人,有教师20人。1947年解放前夕有学生21’2人。西岗淇滨中学,因地方权势没收学田400亩,学校开支无着,学生分流县中,和其他学校,1947年该校已有名无实。迁民私立朝歌初中,1946年经费不足,学生并人县中。

      1947年4月,淇县城被解放,旧教育也随之全部解散。




 

 
     
从战国军庠到民国学堂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